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冷凍蔬菜比較不營養?專家給答案了 包裝內大量冰晶堆積要小心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每當颱風來臨或寒害時,蔬菜價格居高不下,民眾會選擇購買冷凍蔬菜。對此,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張祐維教授說明冷凍蔬菜挑選及烹煮的注意事項,以及破解冷凍蔬菜營養價值較低的迷思。

冷凍蔬菜保鮮法?

蔬菜從農田採收後,去除不可食用的部分,進行初步清洗,以去除泥土和雜質;接著進行高溫殺菌處理(通常使用95°C的熱水或蒸氣),以殺滅微生物,確保食品安全。隨後,迅速將蔬菜急速冷凍冷卻至冰點以下(0°C以下)。通常,急速冷凍會在1小時內,將蔬菜中心溫度冷卻至-18°C或更低。急速冷凍能迅速將蔬菜內部的水分結冰,防止形成大冰晶,進而保留蔬菜的原有質地和營養成分。

最後,冷凍蔬菜再經過包裝處理,以利於儲存和運輸,保證在解凍後仍能保持新鮮口感和營養價值。這些技術步驟確保了冷凍蔬菜的品質與安全,並使其成為方便的食品選擇。

冷凍蔬菜挑選及烹煮方法?

張祐維透露,挑選冷凍蔬菜時,應注意幾個關鍵技巧。首先,查看包裝上的成分標示,部分產品會適量添加如鹽、糖或天然香料等調味劑,消費者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未經調味或僅少量調味的產品;其次,觀察蔬菜的外觀,應選擇無冰霜或變色的產品,這是冷凍過程中質量良好的表徵。再者,冷凍蔬菜應保持完整,避免選擇有蔬菜之間黏在一起,或包裝內出現大量冰晶堆積,若呈現這些現象可能是曾解凍後再冷凍的產品。最後,選擇知名品牌或經過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等驗證的產品,也是可靠的方法。

張祐維表示,冷凍蔬菜冷凍過程保留新鮮和營養,可以直接將冷凍蔬菜烹煮,但是要注意的是,烹煮時間不宜過長,以防止營養流失和蔬菜變得過軟。適當的短時間烹調,雖可確保蔬菜保持鮮嫩和風味,惟提醒民眾烹煮時仍須留意應將食材澈底加熱再食用。

冷凍蔬菜營養價值低?

張祐維也指出,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並未如大家想像中那麼低。因為冷凍前進行的「急速冷凍」處理,能讓蔬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被保存下來。這項技術讓消費者在沒有新鮮蔬果的季節,也能方便地攝取到多種營養素。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冷凍蔬菜、水果食用前,還需要洗嗎?專家解答了 這樣做避免細菌吃下肚
·「常見5種蔬菜」生吃恐浪費!醫認證:煮熟營養更好吸收 胡蘿蔔、番茄都中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我癌症快離世了,但我還活著!他對妻告白:每一餐都要一起吃,即便我不能吃也要陪她浪漫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
03

血癌有救?沈玉琳病況曝 醫揭癌症存活4要件!3問題救命必問

健康2.0
04

運動後立刻補充蛋白質才能增肌?新研究「1句話」揭驚人真相

三立新聞網
05

吳淑珍驚傳「姿勢性低血壓」休克!臺大醫示警:年長者「血壓太低」比高血壓更危險,3症狀易忽略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3大壞習慣養出「脂肪肝」!中醫推4招生活法「疏肝健脾」,讓肝不再油膩膩

姊妹淘

「懶得保養」小心釀皮膚危機!醫曝男性護膚4大誤區 做好3點改善

健康醫療網

消保協會抽驗乾枸杞鉛、鎘超標? 食藥署:乾燥率回推全合格

自由電子報

台灣每3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6點建議顧健康,避免肥胖找上門

華人健康網

尿路結石是沉默殺手 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兩倍

青年日報

日本輸了!摩納哥「百歲人瑞比例」世界第一 台灣排名贏過英美

CTWANT

比橄欖油強!研究揭「1油品」能減重、降血糖 醫:冷用效果加倍

TVBS

腎結石與痛風患者必看!專家提醒:菠菜汆燙後吃更安全

中天電視台

血管「最怕5類食物」!營養師示警:多吃恐害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中天電視台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抖腳=漏財?醫揭4大抖腳「身心小秘密」:不一定是壞事

太報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芝麻油大勝!可延緩糖尿病「還能減重」 醫:冷用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NOW健康

末期失智患鼻胃管餵食反增併發症風險?醫病共決 4 問題解進食困難問題

Heho健康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

7歲前免費7次健檢、6次篩檢 竟有3成家長不知情

中天電視台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案例警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擴散快,及早就醫是關鍵

常春月刊

台灣胃癌存活率低於日韓!藥師親教:「這樣做」能阻斷主要致病因素

健康醫療網

61歲糖尿病婦染流感併發重症 高齡與多重慢性病風險增

NOW健康

「亞健康」常見慢性疼痛!中醫不再只是把脈開藥,AI檢測打造客製化運動處方

華人健康網

林口長庚邀請民眾線上簽署器捐 肺臟受贈者現身表達感激

桃園電子報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羅慧夫基金會年度募款記者會 温昇豪現身呼籲社會友善支持顱顏家庭腭裂女孩勇敢故事感動全場

優活健康網

近3成民眾不知兒童免費健檢! 應把握7歲前13次檢查

NOW健康

狂喝水+吃菜還是便秘?營養師曝「這食物吃太少」

造咖

日料不是都健康!每週吃「它」3次 增1.52倍死亡風險

三立新聞網

本土劇臨演冒充官員詐騙 羅一鈞怒斥:簽名沒那麼醜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豪雨恐釀登革熱疫情!專家:9月最危險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失眠有4類型 營養師揭3解方進夢鄉

EBC 東森新聞

暑假過半!近2成北市學童過重 專家教「4原則」守住健康體位

中華日報

夏天反覆癢到崩潰!醫點名吃錯食物、作息亂 蕁麻疹最容易爆發!

Heho健康

拉麵控注意!日研究:每週吃3次 死亡風險增1.52倍

中天電視台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中華日報

經痛警訊別忽視!中醫師教4種體質對症食療 幫助改善每月困擾

中華日報

「這4種運動」助孩子骨骼發育,爸爸也更健康! 醫認證大推

常春月刊

「國民女婿」羅一鈞遭冒名 假公務員詐騙罹癌家屬得逞

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