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急診估30萬人躺超過24小時!醫:插管收入不如通水管

中天電視台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根據立法院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急診壅塞情況持續惡化,2025年預估將有超過30萬人次病患在急診室滯留超過24小時,不僅暴露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更凸顯急重症照護危機。

衛生福利部自2021年起推動改善計畫,投入大量預算試圖解決急診壅塞問題。(圖/中天新聞)

衛生福利部自2021年起推動改善計畫,投入大量預算試圖解決急診壅塞問題。預算從2021年的2億551萬元,逐年增加至2024年的3億2861萬元。然而,根據健保署統計,2025年第一季全台急診就醫人次已達近206萬,相較2024年全年728萬人次、2023年747萬人次的趨勢,顯示就醫量不減反增。

另外,重症病患及時住院的比率持續下滑。「全民健康保險急診品質提升方案」數據顯示,檢傷分類第一、二、三級病人在8小時內轉入病房的比率,從2022年的61.9%降至2024年的59.5%,2025年第一季更跌至56.29%。其中,檢傷最嚴重的第一級病人情況最為嚴峻,醫學中心8小時內轉住院比率已跌破四成,僅剩39.33%。

健保署於2023年7月1日調整部分負擔,將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提高至750元,區域醫院則調升至400元。(圖/中天新聞)

針對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於2023年7月1日調整部分負擔,將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提高至750元,區域醫院則調升至400元。但此政策成效有限,醫學中心急診量不減反增,從2023年約181萬人次上升至2024年191萬人次,2025年第一季已突破50萬人次。

立法院調查也揭露急重症醫護人才流失的關鍵原因之一是健保給付不合理。以氣管內插管為例,三項健保給付點數僅介於835至2321元之間,甚至低於一般水電行通水管的收費(約1500至3000元),這種失衡的給付制度,直接影響醫療人力的留任意願。

立刻加入中天新聞LINE官方帳號,一手掌握當權者不想讓您知道的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不是蛋餅、麵包!早餐「這樣吃」超飽又能瘦 醫8個月狂甩22公斤

三立新聞網
02

我癌症快離世了,但我還活著!他對妻告白:每一餐都要一起吃,即便我不能吃也要陪她浪漫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吳淑珍驚傳「姿勢性低血壓」休克!臺大醫示警:年長者「血壓太低」比高血壓更危險,3症狀易忽略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
05

運動後立刻補充蛋白質才能增肌?新研究「1句話」揭驚人真相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當朋友跟你說「想死」,別只說「想開點」!這5件事,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康健雜誌

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告別安眠藥、跑廁所次數少一半

康健雜誌

300萬筆健檢揭隱憂:台灣成人肥胖率10年飆至74.7%、女性骨鬆率超過5成

信傳媒

臺灣癌症治療達到國際頂尖水準!北榮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動工

華人健康網

7歲前免費7次健檢、6次篩檢 竟有3成家長不知情

中天電視台

流感與感冒不同!醫揭最佳用藥時機是「這時候」:錯過恐擴散染全家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案例警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擴散快,及早就醫是關鍵

常春月刊

台灣胃癌存活率低於日韓!藥師親教:「這樣做」能阻斷主要致病因素

健康醫療網

61歲糖尿病婦染流感併發重症 高齡與多重慢性病風險增

NOW健康

「亞健康」常見慢性疼痛!中醫不再只是把脈開藥,AI檢測打造客製化運動處方

華人健康網

林口長庚邀請民眾線上簽署器捐 肺臟受贈者現身表達感激

桃園電子報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羅慧夫基金會年度募款記者會 温昇豪現身呼籲社會友善支持顱顏家庭腭裂女孩勇敢故事感動全場

優活健康網

近3成民眾不知兒童免費健檢! 應把握7歲前13次檢查

NOW健康

狂喝水+吃菜還是便秘?營養師曝「這食物吃太少」

造咖

日料不是都健康!每週吃「它」3次 增1.52倍死亡風險

三立新聞網

本土劇臨演冒充官員詐騙 羅一鈞怒斥:簽名沒那麼醜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豪雨恐釀登革熱疫情!專家:9月最危險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失眠有4類型 營養師揭3解方進夢鄉

EBC 東森新聞

暑假過半!近2成北市學童過重 專家教「4原則」守住健康體位

中華日報

夏天反覆癢到崩潰!醫點名吃錯食物、作息亂 蕁麻疹最容易爆發!

Heho健康

拉麵控注意!日研究:每週吃3次 死亡風險增1.52倍

中天電視台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中華日報

經痛警訊別忽視!中醫師教4種體質對症食療 幫助改善每月困擾

中華日報

「這4種運動」助孩子骨骼發育,爸爸也更健康! 醫認證大推

常春月刊

「國民女婿」羅一鈞遭冒名 假公務員詐騙罹癌家屬得逞

NOW健康

老是責怪自己?《鬼滅之刃》善逸教我們的事:情緒過載並不是懦弱

優活健康網

流感來襲!高齡家庭恐成重症溫床 醫提醒:勿錯過48小時黃金期

太報

大腸癌年輕人罹患率暴增!醫示警「這飲食習慣」恐致癌 早篩檢可改善存活率

每日健康

便血一年以為是藥物副作用 檢查揪出「直腸早期腺癌」

健康醫療網

喝這飲料恐中風!研究:每天2杯「濃縮果汁」 女性風險翻倍

每日健康

臺灣每3名學童1人過重!兒科醫示警:恐延續至成年 6項實用建議曝

CTWANT

薯條吃多了恐糖尿病找上門!專家授「1烹調法」降風險 換3樣東西還能再減8%

每日健康

戲水慎防「海中隱形殺手」! 水母螫傷正確急救4步驟

NOW健康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醫提醒:不是胃不好,而是「這」器官出問題!

Heho健康

便秘不只影響生活品質!醫:這情況恐與大腸癌有關

每日健康

全台近學童過重或肥胖! 專家列「3大關鍵」守護孩子健康體位

健康醫療網

夏日沖澡好消暑!涼感沐浴乳是涼爽利器 還是肌膚陷阱

NOW健康

腰痛揪凶手,恐隱藏在薦髂關節!林杏青醫師:薦髂關節自我保養3動作

華人健康網

楊勇緯賽前染病!自爆比賽一半「突喘不過氣」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