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餐點味覺被放大? 專業醫曝飛機餐鹽分、添加物驚人
在歐洲與國際航線中,多數航空公司都會在機上販售零食與飲品,而長程航班更常將免費餐點列入服務。對不少旅客來說,空服員推著餐車沿著走道前進,是飛行中最期待的時刻之一,但也有人寧願自己帶食物登機。
根據《belfastlive》報導,英國醫師查特吉(Dr Rangan Chatterjee)近期在TikTok分享影片,內容節錄自他的Podcast節目《Feel Better Live More》,與外科醫師兼健康專家沙阿(Dr Darshan Shah)討論飛機餐的「可怕真相」。查特吉因主持節目《Doctor in the House》及常駐《BBC Breakfast》受到關注,同時也是《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Make Change That Lasts》的作者。
查特吉回憶,曾與一位客艙服務總監閒聊,對方直言自己從不吃飛機餐,而是自備食物,「因為那些必須加入飛機餐、讓人在高空覺得好吃的成分,如果你知道是什麼,你根本不會碰」。沙阿也分享個人體驗,稱自己每次在飛機上用餐後,血糖都會迅速飆高並維持數小時,因此後來乾脆選擇搭機時禁食,認為不值得吃。
事實上,航空公司為了彌補高空環境下味覺減弱的問題,會普遍增加鹽分與額外調味。《Prima》雜誌指出,高空低氣壓加上機艙乾燥,會影響鼻腔功能,讓人辨別味道的能力下降。不過,研究發現「鮮味」在飛行中反而會更明顯,尤其是番茄、蘑菇、菠菜等食材,能顯著提升餐點風味。
營養專家對飛機餐的健康價值並不看好。荷蘭貝瑞(Holland and Barrett)資深營養師伯奇(Ellie Birch)表示,多數飛機餐屬於高度加工食品,纖維含量低,糖、鹽與防腐劑含量則偏高,長期食用可能引發消化問題。
查特吉形容與客艙服務總監的對話「相當有趣」,也讓他更加堅定拒吃飛機餐的決定;沙阿則附和,認為餐點中確實可能含有大量添加物。截至目前,該影片在TikTok已累積32萬7,800次觀看,獲得超過9,300個讚與近200則留言。
留言區中,有人分享曾在航空食品製造商工作,了解業界如何在實驗室調整食物風味以因應高空味覺變化;也有人稱自己每次在飛機上用餐後都會脹氣,但平時不會。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飛機餐的問題應視搭機頻率而定,對空服員來說選擇不吃可以理解;更有人打趣表示「如果我們知道日常飲食中加了什麼,可能什麼都不會吃了」。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