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腰痠背痛是警訊!三個影響脊椎狀況 別讓小痛變大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日常從習慣養成,透過適當運動、維持正確坐姿,並搭配矯正輔助工具,也能有效改善體態,減少腰痠背痛的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經常覺得腰痠背痛、肩頸僵硬,發現自己連站坐姿都無法筆直,體態因此變得圓潤無力。陳威丞院長表示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疲勞,而是脊椎排列不正造成的警訊!

三「觀」不正的影響,你中了嗎?

脊椎是人體的支柱,負責支撐全身重量並協調身體活動,當脊椎出現異常,除了影響體態外,還可能導致慢性病徵、內臟壓迫,或是四肢麻痺。

  • 駝背、含胸身型變矮 呼吸循環不順
    陳院長指出,當脊椎歪斜時會導致肩膀不自覺前傾,讓整個人看起來沒精神,甚至身形縮水變矮;而駝背也會影響到胸椎與頸椎,輕則肩頸肌肉處於緊繃狀態,造成疲勞痠痛;嚴重一點影響胸腔擴張能力,降低肺活量,使呼吸越來越淺、甚至體力都下降。
  • 小腹突出、腰線失蹤 小心假裝肥胖
    骨盆前傾會讓腹部向前推擠,讓人看起來以為小腹變大、腰線消失的「假性肥胖」。而長期坐姿不良或站姿歪斜,導致核心肌群無力或施錯力,使身體無法有效支撐脊椎,讓體態變得鬆垮無力。除之此外,陳院長提醒,骨盆歪斜還會壓迫腹部內臟,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等狀況。如果發現自己體重沒變,但腰線卻失蹤,可能就是脊椎與骨盆異常的「假性肥胖」!
  • 慢性痠痛、疲勞感增加 睡都睡不好
    脊椎是人體重要的骨骼結構,當脊椎被改變了正常結構,導致椎間孔變形或狹窄而壓迫到脊神經,影響神經傳導,就會導致四肢疼痛、麻木、肌肉無力等症狀。同時周圍肌肉張力也會不平衡,會壓迫神經影響血管的調節功能,例如血液循環不良、組織缺氧、代謝廢物堆積,疲勞就更明顯。

▲圖:黛莉貝爾提供

日常也能幫助體態調整!深呼吸與輔助穿戴助維持脊椎穩定

矯正脊椎除了復健治療,日常從習慣養成,透過適當運動、維持正確坐姿,並搭配矯正輔助工具,也能有效改善體態,減少腰痠背痛的不適!

  • 鍛鍊核心肌群和深呼吸,提升支撐張力
    運動多做橋式和平板式,因橋式訓練臀大肌、腿後腱肌群和核心肌群,有助於訓練脊椎周圍的穩定肌群,有助於支撐骨盆避免前傾和腰椎壓力;而平板式訓練腹橫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等深層核心肌群,同樣的能維持腰部穩定性,且透過全身協調合作施力,來保持身體平衡,加強整體肌肉力量。
    當運動跟伸展時搭配深層呼吸訓練:穩定大口的鼻吸口吐,可幫助恢復胸腔與骨盆位置,並讓呼吸更深層有力,促進體態調整。

  • 經常保持正確坐姿,減少脊椎壓力
    坐姿時,避免翹腳或盤腿,確保雙腳平放地面、椅背與腰部保持自然曲線,不要駝背或過度拱腰;當長時間坐著,必要提醒自己每30-60分鐘起身活動拉筋、伸展,避免固定姿勢讓下腰部脊椎壓力集中。

  • 日常姿勢管理可善用支撐型穿戴輔助品
    適當的穿戴輔助產品如矯正型塑身衣,在專業建議下可作為提醒姿勢與支撐身體的一項工具,協助日常維持良好坐姿與穩定性。那麼該如何挑選塑身衣呢?

  • 可挑選具備基本支撐設計的穿戴輔助品,協助日常坐姿提醒,避免長時間姿勢不良所帶來的不適。但仍需搭配運動與良好生活習慣,不可完全仰賴外部支撐。

  • 材質建議以穩定且透氣為主,例如常見的420D細纖紗或其他具透氣包覆性的機能布料,有助於穿戴舒適性與穩定性。若為特殊用途布料,建議諮詢專業意見再選購。

  • 在維持脊椎與腰部穩定的同時,也要重視骨盆與尾椎的支撐。尤其久坐者可考慮選擇臀部包覆性設計較佳的產品,以協助提醒維持正確骨盆姿勢,支持整體體態調整。

陳威丞院長表示,矯正型塑身衣可作為日常姿勢提醒的輔助工具,但仍應搭配核心訓練與良好坐姿,才能逐步改善姿勢不良所帶來的不適感。

想維持健康的脊椎與穩定的體態,日常生活中的姿勢習慣與肌力訓練相當關鍵。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習慣,才能讓身體慢慢找回舒適與穩定的狀態。

查看原始文章

產後依賴塑身衣好不好?從穿戴時機到款式一次分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人生投資術:追求財務自由 別忘了你的無形資產!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臨睡前雙腳又麻又痕 營養師教吃6種食物KO腳癢

am730

翻轉人生的七堂課 教你「從心出發」從困局走向富能量人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天吃一根熱狗、香腸 拉高糖尿病腸癌風險! 頂尖期刊:加工肉沒有安全量

Heho 健康(台灣)

助性不只靠生蠔!西瓜黑豆也是神隊友!營養師公開10種加分食物

Heho 健康(台灣)

孩子的成長助力,衝刺身高不茫然!中醫師曝「轉骨方」時機、長高秘訣

Heho 健康(台灣)

白髮是智慧的象徵?3部位冒白髮,小心健康出狀況

康健雜誌

AI解密微小細胞核宇宙! 陽明交大開拓癌症新分析途徑

NOW健康(TW)

女性朋友動起來! 醫推4跑法在家就能做 告別運動漏尿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日本最火辣女神「菜菜緒」狂練背肌太性感!揭密她減肥、維持身材的日常好習慣

Styletc TW

這款「老藥」不只壯陽,研究發現還能護心、防失智!醫界熱議:能成保健品新主力?

康健雜誌

防猝死!新1代血管外心臟去顫器 免穿血管、併發症少

NOW健康(TW)

甲狀腺疾病治療頸部必留傷口?射頻消融術可微創「無疤」

Heho 健康(台灣)

最高補助「每戶每人2萬」如何申報?租屋、泡水車也能申請?颱風受災救助金一次看

康健雜誌

花椰菜抗癌關鍵在「蘿蔔硫素」 微波加熱可保留4倍營養

中天新聞網

懷孕初期噁心想吐?營養師推「少量多餐」緩解不適

中天新聞網

想擺脫痘疤、細紋,卻又怕雷射帶來疼痛、紅腫?一文讀懂去疤除皺新選項「冷纖雷射」

Heho 健康(台灣)

壓力大就狂吃?營養師:腎上腺皮質醇是「壓力胖」元兇

中天新聞網

大腸癌年輕化! 台大研究證實:「提早10年篩檢」發生、死亡率雙雙下降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右下腹痛警號 闌尾炎延誤治療恐致命

am730

睡太多也會傷腦?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中天新聞網

長新冠引致狂咳乏力睡不好?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34歲義消曹雙全仍在搶救! 台北慈濟醫憂:缺氧時間過長

中天新聞網

第2名勇消殉職!台北慈濟:缺氧太久、腦部嚴重受損

中天新聞網

一變天就鼻塞?中醫師:三伏貼改善鼻炎有幫助 但這些人要慎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魚刺卡喉怎麼辦?吞飯、喝醋卡愈深 迷思、急救方式與就醫時機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女性心臟治療受限?醫生:技術已不受性別區別!

am730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NOW健康(TW)

頭皮長腫塊!男肺部驚見「滿天星」竟肺癌末期轉移頭骨

中天新聞網

百歲爺戰勝主動脈剝離!北醫刷新全台最高齡手術成功紀錄

中天新聞網

凍飲卡路里|營養師拆解凍檸茶/紅豆冰/珍珠奶茶等8款熱量及糖份!(附低卡推介)

am730

嬰幼兒患腸病毒重症風險仍高 疾管署籲:務必落實衛生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薏米水做法|生熟功效不同 宜同煲減寒涼 懷孕初期忌飲免損胎

am730

超慢跑新手必看!復健醫親身經驗:赤腳害足底筋膜炎

中天新聞網

三伏貼改善鼻敏感有解!中醫師提醒:這3天記得貼滿

am730

52歲男沒症狀「健檢胰臟癌指標異常」 竟揪出肺腺癌

中天新聞網

吃得很少仍變胖?營養師:身體以為陷入「飢荒」 低代謝狀態讓人難瘦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明昏厥別輕忽 心律異常長期監測是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追求100分健康,不如好好生活!北醫教授抗癌17年給建言:給自己「八分健康、兩分開心」的空間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小酌怡情? 醫:每週不超4天、飲酒總量低於這個單位

NOW健康(TW)